分享好友 头条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陕西定边:让小杂粮长成大产业

2024-09-24 11:176050

“用了新技术后,玉米和高粱的产量能增长20%,预计玉米亩产1800斤以上,高粱亩产可达1000斤。”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红柳沟镇红柳沟村村民梁文学近日向科技日报记者算了笔账。今年他参与了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成效显著。“科技种粮就是好!”他感慨道。

眼下,糜子、谷子、高粱、荞麦等杂粮进入灌浆期。记者走进定边县杂粮种植基地,看到秋色染山野,一派丰收美景。2024年,定边县实施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覆盖面积达13.645万亩。

与初尝科技种粮“甜头”的红柳沟村不同,定边县纪畔村实施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已有两年。在科技支撑下,纪畔村近1.5万亩杂粮长势喜人,让全村1300余名农民增强了种植杂粮的信心。

“科学种植杂粮不仅能增加产量,还特别省水,我明年打算接着种。”纪畔村村民王学彦说。

定边县地处北纬37度杂粮黄金种植带,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天然的优质杂粮产区。近年来,定边县把杂粮产业作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走科技种植路,打特色优质牌,于2023年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杂粮分为糜谷类、荞麦、豆类等不同种类,是定边最具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定边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学瑞介绍,定边杂粮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2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3.2亿斤以上,是陕西杂粮的主产地和核心区。

为了应对水资源短缺瓶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定边大力开展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让杂粮产量大增,为农户增收致富“挑起大梁”。

定边县农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剑介绍,旱作集成技术主要包括深松整地、轮作倒茬、选用抗旱耐旱品种、应用保水剂、精量播种、精准施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旱作集成技术推广项目区内良种覆盖率、农膜使用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率均超90%,亩均增产200元以上。”李剑说。

数据显示,2023年定边新建成高标准农田7.99万亩,全县农业总产值达66.12亿元,增速位居榆林市第一;粮食总产量达37.89万吨,创该县历史新高。

“我们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度开发荞麦酵素、马铃薯粉等特色产品,进一步做优定边‘土特产’大文章。”王学瑞说,定边将积极申报陕北杂粮产业集群,并加大对县域公共品牌的推广力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智慧”农机科技加持 青岛有序推进春耕备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看春耕。记者20日从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各区市抢抓农时,全力以赴扎实推进春季田管、春耕备耕,为夏季和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目前,全市359.5万亩小麦已

0评论2025-02-26472

泽普县:抓好农机检修 打好春耕“第一仗”
人勤春早争朝夕,农机检修备春耕。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泽普县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各乡镇农机管理站、农机合作社开展春耕备耕、机械化技术指导,做好各类农机具检修升级、保养调试,为实现2025

0评论2025-02-11459

王红玲: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 加快数字农机装备建设
农业的出路在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严守耕地红线,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对此,全国政协常委、湖北

0评论2025-01-17488

农机农艺融合提高再生稻单产
“株距12厘米,两季总亩产969.34公斤;株距14厘米,两季总亩产894.12公斤。”随着测产专家播报数据,田间地头发出阵阵欢呼,现场观摩的高校院所专家、种田大户也激动地鼓起掌来。这是前不久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墩上街

0评论2025-01-17474

提升农机装备和技术水平 即墨持续推进农机化高质量发展
青岛市即墨区农机化工作紧紧围绕现代农业需求,加快提升农机装备和技术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推进即墨区农机化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通过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应用

0评论2025-01-10563

新疆加快智慧农机专利技术转化
“棉花采收结束后,地里的残膜和棉秆回收往往面临难题。我们研发的新型机械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希望能和企业深度合作,加速成果转化。”近日,在新疆召开的一场智慧农机专利技术成果推介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

0评论2025-01-10499